闽南江西人,蓬梗适相会。 妙龄华发身,气味适相爱。 问其先世谁,意者了翁派。 肯学喜文章,绰有风流在。 自余锻炼方,犹鼓我𬬻鞴。 自余组织工,犹勘我机械。 一投百无牾,始契终不外。 漕台开棘围,非金必沙汰。 也为八韵谐,辄擅诸生最。 明年动春官,再捷惊晚辈。 御楼昼刻长,入赴集英对。 危言撄龙鳞,稳步踏鹏背。 倘来幸勿骄,归学远且大。
送陈通卿赴省
译文:
在闽南和江西这两个地方往来的人,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和断梗偶然相遇了。你正当青春年少,我却已头发花白,然而我们志趣相投,彼此欣赏喜爱。
我问起你的先辈是谁,猜测你或许是陈了翁的后人。你热爱学习且喜好文章,颇具文人的风雅气质与潇洒风度。
就我自己的写作锻炼方法而言,你还能启发我的思路,如同风箱给炉火鼓风一样,让我更有创作灵感。就我组织文字的技巧来说,你还能帮我审视其中的精妙之处。
我们一打交道便十分契合,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从一开始投缘到最后也没有丝毫隔阂。
漕台开设科举考场,如同筛选金子和沙子,不合格的就会被淘汰。你凭借八韵诗和谐优美,轻易地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明年春天参加礼部的考试,你定会再次高中,让晚辈们惊叹不已。到时候,在御楼前,白昼漫长,你将进入集英殿参加皇帝的殿试。
希望你在殿试时能敢于直言,即便触怒龙颜也在所不惜;之后能仕途顺遂,如同稳稳踏在大鹏的背上一样平步青云。
倘若你有幸获得功名利禄,千万不要骄傲自满,还是要回归学问,追求更深远、更宏大的知识境界。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