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农虽懒连岁豊,赣囚虽黠连岁空。 农囚今昨性岂异,今守盖与昨不同。 鬼窥莫见活城手,酒浇不下忧民胸。 十年五度看易守,万口一词独归公。 公凡两来亦两去,前去殊邦今本路。 德公吾与军民同,军民未解吾细谕。 向汝思公公复来,今公去汝汝勿虑。 仅隔一江千里间,岂忘三任五年处。 军民虽诺犹动情,不忍江头送公行。 泪随赣石顺流下,碑在巽门前面横。 千里和气散万里,一城春风分十城。 但疑赣人送未了,洪人又送朝行京。
送刘尚书再守赣之一年移帅豫章
译文:
赣州的农民虽说有些懒惰,但连续几年庄稼都获得了丰收;赣州的囚犯就算狡黠,可连续几年监狱都空了。农民和囚犯如今与过去的本性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只是现在的太守和过去的不一样罢了。那些鬼怪都窥探不到他拯救城市的手段,美酒也浇不灭他忧心百姓的情怀。十年来这里换了五任太守,大家众口一词地称赞,只认可您。
您一共来了两次,也走了两次。之前您离开去了别的地方,如今这次调任还在本地路辖。我们和军民一样都感恩您的德政,只是军民们还不太明白,我来给大家细细说。之前你们思念您,您又回来了;如今您要离开,你们别担忧。您和赣州不过就隔着一条江,距离虽有千里,但您怎会忘记在这里三任太守、五年的时光呢。
军民们虽然答应了,可还是动了感情,舍不得在江边送您远行。泪水随着赣江的石头顺流而下,赞颂您的石碑立在巽门的前面。您带来的和气能从千里扩散到万里,一城的春风能惠及十城。我只担心赣州百姓还没送完,洪州的百姓又要在您前往京城的路上相送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