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九月赣吉大水

秋江次第落到底,夜半忽如潮涌起。 方陵屋山遽城头,已失沙背况沙嘴。 五月小潦似未伤,九月大潦疑非常。 感召之心上所谨,推原厥咎谁其当。 一部麟经几书异,敢用丁宁今执事。 休责汉公贤不贤,且论尧具备未备。

译文:

秋天的江水原本是逐渐退落到底的,可在半夜时分,却突然像潮水一般汹涌上涨起来。 那上涨的江水,一开始漫上了像房屋般高的小山,转眼间就淹没到了城头,那些沙滩的背面早已被淹没,更不用说沙滩的前端了。 五月份也曾有过小规模的水灾,似乎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可九月份这场大的水灾,想来必定是不同寻常的。 上天垂象,引发这样的灾祸,这是值得居上位者谨慎反思其背后的感召之意的。我们要去推究这灾祸的过错,究竟该由谁来承担呢? 一部《春秋》里记载了多少异常的现象啊,我斗胆郑重地提醒如今主事的官员们。 不要只去指责某个官员贤能还是不贤能,而应该去考量当下的治理是否像尧帝时期那样完备无缺。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