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还 其一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 著儒冠,学其𥬞矣,于圣之关。 仕其簉矣,于鼌之耑。 孰驱我牡,兀淛之湍。 孰驾我熊,兀桂之岏。 交中互外,迭来更繁。 壹心苦力,几暑且寒。 于何景远,于此怀安。 四三皇王,效何当完。 九八元凯,志若为阑。 斯梦斯环兮,𬯀我阊阖之间兮。

译文:

先生您回来啦,大家都说这是一次平常的归来呀,却没人说这次归来背后隐藏的那些艰辛与付出。 您头戴儒冠,刻苦钻研学问,对圣人之道有着深入的探寻,努力去开启那通往圣贤智慧的大门。您踏上仕途,在朝堂的前端任职,兢兢业业。 可曾几何时,是谁驱使着您,像驾驭雄性骏马一样,让您置身于浙江那湍急的水流之中,经历风雨与险阻?又是谁驾驭着您,如同驾驭勇猛的熊罴,让您前往广西那险峻的山峦之间?您在中原与边疆之间来回奔波,交替往来的事务纷繁复杂。 您一心一意,不辞辛劳,耗费了多少心力,历经了多少寒暑啊。您原本有着高远的理想和抱负,如今却来到这里,安于这一方天地。 三皇五帝的治国之道,您要效仿践行,何时才能将成效圆满达成呢?上古的八元八恺那样的贤才,有着卓越的志向,您的志向又怎会就此终止呢? 您心怀梦想,就像在梦境中不断循环追求一样,期望着能够进入那帝王的宫殿,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啊。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