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爱民如爱己,不爱公卿爱刺史。 得州如斗喜不禁,拍手催儿治行李。 朝家急贤不惜官,日日中书有除旨。 周南留滞太史叹,目断子公书一纸。 夫君却不薄淮阳,此见宁输三十里。 庖丁虽欲善刀去,无奈世间多巨髀。 晋陵繁伙视三辅,历徧屏风无可使。 未央对罢天一笑,今日无忧惠山水。 未容远去引自近,早晚赐环差易耳。 九华却恐怨君王,误我明年花柳喜。
送曾无瑕改常州
译文:
您呀,把爱护百姓当作爱护自己一样,不稀罕公卿那样的高位,却钟情于做一州刺史。当得知被任命到那如同斗大之地的常州时,您抑制不住满心欢喜,拍手催促着儿子赶紧收拾行李准备赴任。
朝廷求贤若渴,从不吝惜授予官职,中书省每天都有官员任命的旨意传出。就像当年太史公为留滞周南不能参加封禅大典而叹息,您也曾眼巴巴盼望着像子公那样得到升迁的书信消息。
您对淮阳也没有轻视,这种见识绝不亚于古人。就像庖丁虽然想要把刀擦拭干净放下,但无奈世间还有很多难处理的大事。
晋陵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可与三辅地区相比,历任官员的表现就像展现在屏风上一样,没有谁能真正胜任。您在未央宫应对完皇帝的询问后,皇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觉得如今有您治理,晋陵山水可以无忧了。
不会让您在远处任职太久,很快就会把您召回身边,这不过是早晚的事儿。只怕九华山都要埋怨君王了,耽误了我明年欣赏那花柳美景的兴致。
关于作者
宋代 • 彭龟年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