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捧毛义檄,不违菽水欢。 归侍潘安舆,能宣诏条宽。 古来忠孝事,兼此良独难。 是心无中边,宁择陆与盘。 区区平反念,虽喜不胜残。 那知容色温,足使田里安。 韦编三绝书,十载胸中蟠。 用处义自精,何适非其端。 如水行地中,浑浑不可殚。 尚恨斗大州,不足观其澜。 我昔欲见君,恨不生羽翰。 及兹与君别,一饮盟已寒。 人生聚散情,欲语徒辛酸。 惟此一寸心,万里聊相观。
送李眉州
译文:
你怀着对母亲的孝意,捧起毛义那样为养亲而接受的檄文出仕,既不违背以微薄奉养尽孝的欢乐。你回家侍奉父母,就如同潘安那样乘舆尽孝,在任上还能够宣扬朝廷宽和的诏条。
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事情,能同时做到实在太难。你的这份忠孝之心,没有内外之分,哪里会在意仕途是平稳还是艰难。
那些只想着为案件平反的想法,虽然值得欣喜但还不足以改变社会残败的局面。可谁能知道你那温和的面容和态度,足以让乡间百姓安宁。
你像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一样勤奋读书,十年间学问在胸中盘绕。真正运用起来时,义理自然精妙,无论到哪里都能有所作为。
你的才学就像水在地下流淌,浩浩荡荡没有尽头。只可惜这小小的眉州,不足以让人们看到你才学的波澜壮阔。
我从前就想见你一面,只恨自己没有生出羽翼能早日相见。到如今要和你分别,即使一起喝上一杯酒,往日的情谊也好像有些冷淡了。
人生聚散的情感啊,想要诉说却只有满心的辛酸。唯有这一颗赤诚之心,即便相隔万里也能彼此相看、心意相通。
关于作者
宋代 • 彭龟年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