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切勿去钩玄,钩得玄来在外边。 何以罢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处不亦妙,费尽思量却不到。 有时父召急趋前,不觉不知造渊奥。 此时合勒承认状,从古痴顽何不晓。
偶作 其一一
译文:
如果心里有所企图,可千万别去探寻那些玄虚的道理,就算你探究到了所谓的玄理,那也只是外在的东西,并非真正属于自己内心领悟的。
那该怎么做才能停止这种徒劳的追求呢?就是要安守自己的本分。要知道,孝顺长辈、关爱他人、忠诚守信这些品德,本就是人天生就具备的。
这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本性是多么美妙啊,可人们却总是费尽心思去思索、去寻找,结果却始终无法真正抵达这种境界。
有时候,当父亲召唤我们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急忙跑到他面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自然地做出反应,而这其实就已经达到了一种高深的境界。
在这种自然流露本性的时刻,我们应该认可并接纳自己内心原本就有的这份善良和真诚。从古至今,那些冥顽不灵的人啊,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杨简
杨简(一一四一~一二二六),字敬仲,学者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富阳主簿。会陆九渊道过富阳,遂师事陆。历绍兴府司理参军,知嵊县、乐平县。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召为国子博士。以上书辩宰相赵汝愚去国事,主管崇道观。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起权发遣全州,又以上言未及对,论罢。嘉定元年(一二○八)授秘书郎,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出知温州。召为驾部员外郎,迁将作监。理宗即位,进宝谟阁直学士。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六。著有《甲稿》、《乙稿》等,今存《慈湖先生遗书》二十卷,补编、新增附录各一卷。事见清冯可镛《慈湖先生年谱》、《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七有传。 杨简诗,以明刊嘉靖四年序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