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子真学士咏雪之什

千里同云欲曛黑,风掠寒郊声摵摵。 初疑窗外忽增明,俄见阶前已纷积。 晓来戏作漫天飞,腊后喜占平地尺。 回飙凌乱竞穿帘,作态横斜巧投隙。 乾坤浩荡迷俯仰,唯有寒江湛空碧。 扁舟远访漫乘兴,败履徐行间留迹。 向晚渔蓑入画图,清夜鸡窗映文籍。 从教高卧野人庐,未饶低谒王侯宅。 灞桥才子更清绝,强把枯肠苦搜索。 最怜扰扰雪中人,晨突无烟有饥色。 何当三白兆丰年,尽挽八荒归乐国。 不但新春压灾瘴,且喜明年饫麸麦。 我家頼有二顷田,老去功名慵转剧。 人生一饱复何求,卒岁优游聊自得。

译文:

在广袤的大地上,阴云密布,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寒风掠过寒冷的郊野,发出“摵摵”的声响。 一开始,我还疑惑着窗外怎么突然亮堂了起来,没过多久,就看见台阶前已经纷纷扬扬地积起了雪。 到了清晨,雪花肆意飞舞,像是在天空中嬉戏玩耍,腊日过后,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厚,真是令人欣喜。 回旋的狂风把雪花吹得凌乱不堪,它们竞相穿过窗帘,还巧妙地斜着身子钻进缝隙里,好像在故意做出各种姿态。 天地如此广阔,让人辨不清上下方向,眼前一片银白,只有那寒冷的江水依旧湛蓝澄澈。 有人乘着兴致,驾着小船到远处去游玩;有人穿着破旧的鞋子,慢悠悠地走着,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傍晚时分,披着蓑衣的渔夫融入了这如画的雪景之中;清冷的夜晚,书房里的灯光映照着书籍,仿佛是一幅宁静的画卷。 这雪天里,有的人选择在简陋的茅庐中高卧不起,有的人则冒着风雪去拜见王侯将相。 那在灞桥上赏雪的才子,更是清高到了极点,苦苦地搜刮着自己的枯肠,想要吟出绝妙的诗句。 最让人怜悯的是那些在雪中奔波忙碌的人,他们家中炉灶没有烟火,脸上满是饥饿的神色。 什么时候这三场大雪能够预兆来年的丰收啊,让天下所有的地方都变成幸福安乐的国度。 这样不仅新春可以压制住灾病瘴气,而且明年人们还能饱食麸麦。 我家幸亏还有二顷田地,随着年岁渐长,我对功名利禄越来越倦怠。 人这一生,能有一口饱饭吃还奢求什么呢,我在这一年中悠闲自在,聊以自乐就心满意足了。
关于作者
宋代蔡戡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