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泰之阁学春雪韵

妬腊三呈白,欺春六出花。 玉层浑欲堕,珠霰一何奢。 巧态穿庭树,余寒恋钓槎。 积难殊未密,散易已成赊。 有客门间卧,何人帐里遮。 浅斟羞独举,低唱敢言哗。 故压梅花信,犹先柳絮斜。 晚澌方历乱,夜橹正咿哑。 剩把新年雪,初烹改火茶。 剪裁归妙造,比兴属诗家。 应有呵纤手,朝窗学画鸦。

译文:

腊月里,春雪似乎带着嫉妒之心,三次飘然而至,将大地染成一片洁白;到了春天,它又像是在欺负春光,纷纷扬扬地洒下了六角形的雪花。 那堆积起来的雪,好似玉砌的高楼,看上去仿佛马上就要崩塌坠落;雪霰如同珍珠一般,密集地飘落,显得多么奢侈啊。 雪花变幻着巧妙的姿态,穿过庭院中的树木;残余的寒意还眷恋着那江边的钓船。 积雪难以堆积得厚实紧密,而飘散却十分容易,很快就变得稀疏了。 有客人在门内卧着,又有谁在帐幕里躲避着风雪呢?独自斟上浅浅的一杯酒,都不好意思举杯独饮;低声吟唱着,又怎敢大声喧哗。 这场雪故意压制住了梅花报春的讯息,却比那被风吹斜的柳絮还要来得早。 傍晚时分,冰雪开始融化,变得杂乱无章;夜里,船桨划水的声音咿咿呀呀地响着。 我正好趁着新年的这场雪,用它来烹煮刚刚更换新火时采制的茶。 这雪花的形状,就像是经过巧妙剪裁而成的;如此美景,正适合诗人们用比兴的手法来创作诗篇。 想来此时,应该会有少女呵着冻得纤红的小手,在清晨的窗边学着用眉笔在额上画鸦黄妆呢。
关于作者
宋代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