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忠州酆都观

古柏修篁万木颠,盘山百折叩真僊。 便疑脚踏如来地,已觉身游洞府天。 空翠遐观浮海日,偃云时汲濯缨泉。 我来只恨无僊骨,未必丹炉不再燃。

译文:

古老的柏树和修长的竹子挺立在众多树木的顶端,我沿着盘山小路曲折前行,去叩访那真仙的所在。 此时我仿佛觉得自己的脚正踏在如来佛祖的圣地之上,已然感觉自己正畅游在那神奇的洞府仙天之中。 极目远眺,那空明翠绿间海上的太阳正缓缓升起,我时而俯身舀起那如同云朵般轻柔的泉水,用来洗涤帽缨。 我来到这里,只遗憾自己没有那成仙的资质,说不定这炼丹的炉灶还会再次燃起火焰呢。
关于作者
宋代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