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

飘然击檝问中流,仗节观风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好句应题滟滪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译文:

我潇洒地划动船桨,向江河中流进发,手持符节去巡视十四个州郡的风土人情。 听闻皇帝的口谕亲切美好,那么即便远赴万里之外的蜀地山水游历一番也无妨。 我挥笔写下的大幅文字光彩夺目,与这山川景色交相辉映,绝妙的诗句应该题写在那滟滪滩头。 我打算稍微处理好当地事务,实现澄清吏治的目标后就尽早回去,哪能像周南那样感叹长久滞留他乡呢。
关于作者
宋代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