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沧浪亭

出门犹未识沧浪,胜日能销一咏觞。 绿障千峦森羽戟,翠绡十顷飐池塘。 清谈杖履穷幽径,归路篮舆带夕阳。 岂是此缨无地濯,可怜长说簿书忙。

译文:

刚出门的时候,我还不了解沧浪亭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能够在这儿吟诗饮酒,让时光悠然流逝。 放眼望去,周围山峦连绵,那层层叠叠的青山就像排列整齐、森然挺立的羽戟一般壮观。而那十顷大的池塘,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翠绿色的薄纱在随风飘动。 我手持拐杖,漫步在清幽的小径上,与友人畅快地清谈,尽情探寻这沧浪亭深处的幽静之美。游玩尽兴后,坐着竹轿踏上归途,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 难道说这世间就没有地方可以洗涤我这尘世的缨带,让我摆脱世俗的纷扰吗?只可惜啊,我总是借口说自己忙于处理那些繁琐的公文,而错过了这许多美好的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