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吕步舒以为大愚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译文:
### 第一段文言文翻译
汉高祖的宗庙发生火灾,董仲舒推究火灾发生的天意,写好了草稿还没有呈上去。主父偃等候董仲舒,私下见到了这份草稿,他嫉妒董仲舒,就偷偷拿走了这份书稿并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召集各位儒生来看,吕步舒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言论。于是把董仲舒交给司法官吏审问,判处死刑,汉武帝下诏赦免了他。
### 第二段古诗翻译
董仲舒凭借深厚的学问进行灾异推占之后,奸佞小人开始心生嫉妒。主父偃心怀私利,这真是狡猾的诡计,他趁见到董仲舒的机会偷偷拿走了已经写好的书稿。他急切地想要把贤能的董仲舒挤下仕途,哪里会去思考要以翻车的事情为警戒。他哪里知道,一转眼的功夫,自己就死于诛杀之中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