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虾蟆泉

平生一壑清濯裳,爱泉谨护如隄防。 酌饮爰至虾蟆涪,水经第四源流长。 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压。 建瓴泻出沆瀣清,底事汗流犹背浃。 惠山车马松江舟,两泉寒冽天下求。 不知此水更奇品,世间实处多名浮。

译文:

我这一生就喜欢像隐居山林一样,用清澈的泉水洗涤衣裳,对泉水十分爱惜,就像守护堤防一样小心翼翼。 这次我特意来舀饮虾蟆泉的水,它在《水经》里被列为第四泉,水源悠长。 上天让大禹治水,似乎还派了龙蛇之类的水神相助,在这里幻化成一只蟾蜍模样的山石,半压在山腰间。 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如露水般清澈,可奇怪的是我饮着这清凉泉水,背上却还是汗流浃背。 惠山那里车马往来,松江之上舟楫不断,人们都为了惠山泉和松江水这两处寒冽的泉水奔波,天下人都争相求取。 他们却不知道这虾蟆泉的水更是奇妙的上品,世间很多时候,那些被人们看重的名泉往往徒有虚名,而像虾蟆泉这样的好水却少有人知。
关于作者
宋代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