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黟歙千峰长,盘纡融结百鸟颃。 钟灵孕秀山之玉,中有石墨时伏翔。 曹公万斤如赢粮,士龙二螺石髓香。 人间那得掣笔郎,此物我亦成空囊。 松煤仅贮陈玄光,磨楯未办文檄梁。 知公腹稿夸成章,梦中盈袖方椟藏。 仲将一点容升堂,佳哉秀句来一方。 愧我学书临池旁,幸公琼报毋相忘。
谢惠补之送梁杲墨
译文:
江南黟县和歙县一带,那连绵的山峰延绵悠长,山脉盘绕曲折、相互交融汇聚,就像百鸟在空中自由飞翔。
这里钟灵毓秀,孕育出了如山中美玉般珍贵的东西,其中就有石墨在这山水间隐现。
当年曹公拥有万斤的墨,就如同储备了充足的粮食;陆士龙也有两枚石髓般香气四溢的墨。
可如今这世上哪里还有像掣笔郎那样善于用墨挥毫的人呢,我自己也把墨都用光了,墨囊空空。
我仅有的那点松烟制成的墨,也只有陈玄(墨的别称)的微光,连在盾牌上起草文书檄文的墨水都不够。
我知道您腹中早已打好了绝妙的文稿,能轻松成章,那些灵感就像在梦中盈满衣袖,被您精心地收藏在木匣之中。
您的墨就如同韦仲将所制的上等好墨,能让使用者提升书写的境界。如今您还送来绝妙的诗句。
我惭愧自己只是在池塘边练习书法,水平有限。希望您以后有好的诗文还能像美玉般相赠,可别忘了我呀。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