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清绝中秋时,仰天高欲攀桂枝。 乾坤镕入玉奁鉴,万象一扫光芒垂。 今年不见今宵月,有物噉之倾且仄。 惜哉至此狼狈凶,空效玉川歌月蚀。 一杯相嘱三更夜,安得飞来明月借。 明年应解胜今年,莫使诗人愁笔下。 吁嗟今夕知何夕,且对孤灯照窗隙。 夜阑搔首独翻书,且喜灯前双眼碧。
和野堂惠老中秋月蚀韵
译文:
一年之中最清幽绝妙的时节当属中秋了,我仰望着高远的天空,真想伸手去摘下月中的桂枝。
整个天地仿佛都被融入了美玉打造的梳妆镜里,世间万物的光芒都被这皎洁的月色一扫而空。
可今年在这中秋之夜却看不到月亮,好像有什么东西把月亮给吞食了,月亮变得倾斜残缺。
可惜啊,月亮落到这般狼狈凶险的境地,我也只能像玉川子(卢仝)一样,用诗歌来感叹月蚀的景象。
在这三更时分,我端起一杯酒暗自期许,怎么才能让明月重新飞来呢?
明年应该会比今年好,可别再让诗人在笔下满是忧愁了。
唉,真不知道今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夜晚,我只能对着那透过窗隙的孤灯发呆。
夜深了,我挠着头独自翻开书籍,好在灯光下我的双眼还炯炯有神。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