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食犹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 风随雨雪作三厄,燕支落尽无人怜。 今年花下去年色,不暖不寒三月天。 花间置酒君有意,我负宿约惭周旋。 年年惜春春易老,春去花残常恨早。 劝君更办一杯春,明朝卷地东风扫。 园溪已涨桃花急,月明夜钓渔舟笠。 君能割我半亭溪,宁叹此锥无地立。
和林子长海棠韵
译文:
去年寒食节的时候,景象还和以往一样,海棠花在南溪前纷纷飘落。狂风、冷雨、冰雪,这三种灾害侵袭着海棠,那艳丽如胭脂般的花瓣掉得一干二净,也没人去怜惜它们。
今年我又来到花前,海棠还是和去年一样艳丽,此时正是三月,天气不冷也不热,十分宜人。你有意在这花间摆下酒宴,可我却辜负了之前的约定,心里满是惭愧,只能勉强陪你应酬。
每年我都怜惜春光,可春天总是那么容易消逝,春天离去、花朵凋零,我常常遗憾这一切来得太早。我劝你再喝上一杯美酒,且把这杯酒当作挽留春天的心意吧,因为明天东风起,说不定就会把这繁花一扫而空。
园中的溪水已经上涨,桃花随着湍急的水流漂走。在明月高悬的夜晚,戴着斗笠在渔舟上垂钓,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要是你能把溪边半座亭子让给我,那我又怎会叹息自己没有立足之地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