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卧篮舆中,醒视人影直。 伸头起四望,不断山环碧。 羊肠路百转,当面一蹲石。 高广不可际,隆重谁与匹。 宛如百楹屋,玄缯四笼羃。 又如龙虎踞,烟云绕其侧。 突出众山间,旁无他石立。 古今岁年久,光彩净如拭。 儿童梯级上,群聚相戏剧。 伟哉殊特观,我来聊扣击。 汝从何代有,长养成大质。 汝今阅世多,几见陵谷易。 汉王欲东时,曾经车马迹。 武侯三顾后,曾见王师出。 衮衮千万载,人与事如织。 兴亡竟何在,而汝独如昔。 古有石能言,今乃不可诘。 徘徊不忍去,抚掌重太息。 安得李将军,一箭夸雄力。
大石
译文:
我困倦地躺在竹轿之中,醒来时看到自己的影子直直地投在地上。
我伸头向四周张望,只见连绵不断的青山环绕在身旁。
道路像羊肠一样曲折回转,眼前突然出现一块蹲伏着的巨石。
它又高又宽广,一眼望不到边际,那雄浑厚重的样子,谁能与之相比。
它宛如一座有上百根柱子支撑的大房子,四周被黑色的丝帛笼罩着。
又好似龙虎盘踞在那里,周围缭绕着如烟似雾的云气。
它在众多山峦中突兀地矗立着,旁边没有其他石头能与之相伴。
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它的光彩洁净得如同刚刚擦拭过一样。
孩子们顺着石上的阶梯爬上去,聚在一起嬉笑玩耍。
这真是雄伟奇特的景观啊,我走上前去轻轻敲击它。
我问它:你是从哪个朝代就存在了呢,慢慢长成了这般巨大的模样。
你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世事,见过多少次沧海桑田的变迁呢。
当年汉王刘邦想要东进的时候,或许曾有车马从你身旁经过。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也可能见过他率领的王师从这里出发。
时光匆匆流逝了千万年,人和事就像交织的丝线一样纷繁复杂。
那些朝代的兴亡如今究竟在哪里呢,而你却依然如往昔一般。
古代传说有石头能说话,可如今我却无法问清你的来历。
我在它旁边徘徊,舍不得离去,不禁拍着手深深地叹息。
怎样才能请得像李广那样的将军来,射出一箭,彰显他的雄威神力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