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远守衢州用林子长通判送行韵

宦海足风波,汹涌百态动。 更嗟为郡难,一木支桡栋。 利害秦越瘠,谤讟邹鲁哄。 区区美众口,于道竟何用。 一堕怨憎机,玉毁石可贡。 乡来羞染指,负此淮阳重。 公今上柯山,威望压群众。 州横车马冲,吏黠机巧共。 宽猛叹何适,往事成一梦。 利孔百已竭,举手下辄讼。 其难皆如此,要以人折衷。 如公补天子,轻重识抱瓮。 善刀而藏之,游刃真总总。 政成余啸坐,事定略衔控。 人生五马贵,愿公还旧供。 归来佐雄略,一洗潢池弄。 我方烟霞痼,尔若丹霄凤。 傥知下愚贤,应笑臧文仲。

译文:

在官场的海洋里到处都是风波,汹涌澎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动态。 更让人叹息的是做一郡长官的艰难,就像用一根木头去支撑弯曲倾斜的栋梁。 在处理利害关系时,有人就像秦和越那样冷漠,相互之间毫不关心;而诽谤指责的声音,就像邹鲁之地的喧嚣。 仅仅是去讨好众人的嘴巴,对于正道来说究竟有什么用呢? 一旦陷入被人怨恨憎恶的圈套,就如同美玉被毁,而石头却被当作宝物进献。 我向来以不正当获取利益为羞耻,辜负了像治理淮阳那样重要的职责。 如今您前往柯山任职,威望足以震慑众人。 衢州地处车马往来的要道,官吏狡黠且擅长玩弄机巧。 治理时宽松与严厉难以把握恰当的尺度,过去的事情就像一场梦。 各种获利的途径都已经枯竭,一举一动都会引发诉讼。 做地方官的难处都是这样,关键在于用人来进行调和折衷。 像您这样辅佐天子的人,能像懂得抱瓮取水那样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 您处理政务游刃有余,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 政事成功后您可以悠闲地长啸闲坐,事情平定后也无需过多约束。 人生能乘坐五马之车为官是很尊贵的,希望您能回到原来的高位。 回来辅佐天子施展雄才大略,一举平定那些小动乱。 我已经对烟霞山水痴迷成疾,而您就像丹霄之上的凤凰。 倘若您知道我这个愚笨之人也有可取之处,或许会像嘲笑臧文仲那样笑我吧。
关于作者
宋代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