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老居士,官意云蹉跎。 归田百顷溪,一目真恒河。 春来几栉沐,昧者时工呵。 惟公独未然,计拙乐且多。 秧针破水面,照影成婆娑。 黄梅雨朝昏,已压前溪荷。 连旬听盆倾,颓空竞嵯峨。 城头望弥漫,湖海环丘坡。 横隄荡如洗,灭没相陂陀。 却闻城南围,千丈一水过。 坚壁了不动,坐胜洪涛波。 佛力与愿力,精意驯蛟鼍。 独此夏日雨,慰公春时蓑。 我方岁事忧,一饱今无何。 乞我黄淤秋,同此天地和。 不然遂弹铗,稍续冯君歌。
和林子长韵
译文:
横塘有位年老的居士,仕途不顺,如同白云般坎坷蹉跎。
他归隐田园,拥有百顷溪水环绕的土地,一眼望去,那广袤的景象就如同恒河一般壮观。
春天来了,他多次沐浴在这美好的春光里,那些愚昧的人还时常对他加以指责。
只有您与众不同,虽不善算计,却有许多快乐之事。
稻田里秧苗像针一样刺破水面,在水中的倒影摇曳多姿。
黄梅时节,雨从早到晚下个不停,已经压低了前溪的荷花。
接连几十天,雨如盆倾一般,天空仿佛都要塌下来,云层重叠高耸。
站在城头上望去,一片弥漫的水泽,湖海似的水环绕着山丘和坡地。
横堤被冲刷得像水洗过一样,高低起伏的堤岸都快被淹没了。
却听说城南的堤坝,虽有千丈洪水涌过。
但那坚固的壁垒稳如泰山,安然地战胜了汹涌的洪涛。
这是佛的力量和您的愿力啊,以精诚之意驯服了蛟龙鳄鱼。
只有这夏日的雨,慰藉了您春天披着蓑衣劳作的辛苦。
我正为一年的收成担忧,如今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
祈求能有一个丰收的秋天,让我也能感受到这天地间的和谐。
不然的话,我也只能像冯谖那样弹着剑铗,再唱唱他那怀才不遇的歌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