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久厌人,湖山猛从事。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聊从吸鲸饮,发我涌泉思。 松鸣当丝竹,山肴胜肉味。 爱此天地宽,无复名利觊。 淡粧与浓抹,晴雨盖一类。 车马几驰逐,簪珥颇遗弃。 稍出鹓鹭行,来与鸥鸟缀。 归来灯火近,忽枉珠玉遗。 三复已醒然,袭藏有巾笥。
和魏南伯县丞寒食西湖韵
译文:
我长久以来已经厌烦了这尘世的喧嚣纷扰,突然投身到湖光山色之中。
坐着车子出了西关,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清幽雅致的景色,让我大饱眼福。
我暂且尽情畅快地饮酒,这美酒激发我文思如泉涌。
松涛的声响就如同美妙的丝竹音乐,山间的菜肴比那肉食还要美味。
我喜爱这天地如此宽阔,不再有对名利的觊觎之心。
西湖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晴天或是雨天,景色都是一样的美妙。
湖岸边车马往来奔驰追逐,有不少簪子、耳环等首饰都被遗落。
我稍稍走出了官场那如同鹓鹭排列般的队伍,来与鸥鸟为伴。
归来时天色渐晚,灯火已近,忽然收到了你如珠玉般珍贵的诗作。
我反复诵读后已清醒明白你的心意,会把它小心珍藏在衣箱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说友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