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临民用笞箠。 孰知官府本无事,独恨庸人扰之耳。 临邛有客腰铜章,三年为吏先慈祥。 老农共说长官好,桑柘阴中民小康。 公庭闲暇鴈鹜散,燕坐胡床清昼长。 拨烦何自文书省,治道由来贵清静。 不须柱下五千言,洙泗六经无猛政。
题清江常宰道院
译文:
在古代,官员治理百姓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呵护、关怀备至;而现在的一些官员管理百姓却只会动用刑罚暴力对待。
谁能真正明白,官府原本是没有那么多繁杂事务的,只可恨那些平庸无能的官员把事情搅得一团糟。
临邛有一位带着铜印的官员(常宰),他担任官职的这三年,始终把慈爱和善良放在首位来治理地方。
老农民们都纷纷称赞这位长官是个好官,在那桑树和柘树的浓荫之下,百姓们过上了比较富足、安定的小康生活。
官署的公堂之上,在闲暇的时候前来办事的人都散去了,常宰悠闲地坐在交椅上,享受着这清静的白昼时光。
他处理繁琐的政务从哪里入手呢?治理之道,向来都是以清净无为最为可贵。
其实,不用去研读像《道德经》里那洋洋洒洒的五千字,只要遵循洙水和泗水之滨孔子所传的六经教义,就不会实行严苛残暴的政令。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