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童寿卿博雅堂

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 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 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 中秘未许见,市肆何所闻。 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 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 又复附益之,秦碑及周鼓。 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 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 好事时相过,不惮倒屣迎。 挥麈言有味,寂如无市声。 孰如汉中郎,孰似楚左史。 孰能诵亡书,孰解作奇字。 是中犹渊海,随取即随有。 或问贾几何,还可商度否。 掀髯笑谢客,吾非鬻书叟。

译文:

懂得道理,最好能简约精要,这样才能认识到内心真正的东西。 做学问也贵在广博,不能摒弃书本上记载的知识。 像王充和李邕那样的学者,世上难道会没有吗? 皇家秘藏的书籍我们难以得见,市井书摊又能听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呢? 童君家中有很多藏书,这是为我们这些人考虑啊。 哪里还用得着去蓬莱仙山找奇书呢,这里万卷书籍都汇聚在一起。 而且还不断增添,有秦朝的碑刻和周朝的石鼓文拓本。 有来自剡溪的优质纸张,还有从歙县洞穴中开采的好砚台。 凭借这些就可以区分高雅和低俗,如同清澈的渭水与浑浊的泾水对比那样明显。 不用钱财去装点,屋子自然就显得有韵味;没有官位,自身也荣耀。 喜欢做学问的人时常前来拜访,童君从不厌烦,总是急忙出门热情迎接。 手持拂尘谈论学问,话语饶有趣味,周围安静得仿佛没有市井的喧嚣声。 谁能像东汉的中郎将蔡邕那样博学?谁能像春秋时楚国的左史倚相那样有见识? 谁能够诵读失传的书籍?谁又能解读那些奇奇怪怪的文字? 这里就如同深渊大海,随时取用都能有所收获。 有人问这些书籍价值几何,能不能商量价格买走呢? 童君掀动胡须笑着谢绝客人,说:“我可不是卖书的老头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