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浄,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飚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译文:
太阳升起,旷野一片明亮,我怀着恭敬之心去拜访修道之人。
沿着湖岸向那遥远幽深的地方前行,我自在随意地在云边漫步。
秋意正浓,天空格外明净,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
我乘风越过树林和山岭,渐渐感觉身上的衣服和脚上的鞋子都轻快了许多。
时不时地,从那缥缈的远方,传来微风中仙鹤的叫声。
我知道离仙家已经很近了,思绪也变得超逸而清朗。
不一会儿就转到了幽深的山谷,眼前出现一片平坦的紫府芝田。
仙童急忙跑去通报,如同松子般机灵的童子到门口来迎接我。
我们携手谈笑,这份欢喜并非世俗的欲望之情。
这位仙师脸色红润,仿佛岁月未曾在他身上留下痕迹,那超凡的道貌像是天然生成。
他摆开筵席,桌上摆满了如玉般的米粒,还有用紫英做成的美味菜肴。
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就像相交多年的老友,坦诚地倾诉着心中的想法。
傍晚时分,我实在不忍心离开这如仙境般的地方,在山门前的柱子旁徘徊不舍。
我想和仙师约定再次来访,却又担心他高洁的名声会改变而难以寻觅。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契嵩
释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余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事见《镡津文集》卷首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 契嵩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弘治刊本《镡津文集》为底本,校以《宋四十名家小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镡津文集》尚有有明永乐刻本(藏湖南省图书馆)、万历三十五年嘉兴楞岩寺刻径山藏本(藏武汉大学图书馆),其所载诗与弘治刊本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