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夫子来山陲,来言去别将何之。 清尘旧尉亦皆至,鲜车轻珮光陆离。 入门顾我颜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随。 笑傲恣肆意气豪,举首不觉白日欹。 拂榻乃留岩宇宿,纸衾蒲席诚可嗤。 不计丰约但适美,唯唯无语相拒违。 是时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轻寒微。 高谈交发雅兴合,如瓶注泉争淋漓。 须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㧑淳词。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为。 表民卒然趋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浅近乌足语,含哺未吐长嗟咨。 少从先生学经典,不探枝叶穷根基。 帝王之道断可识,殷盘周诰无复疑。 古今事业贵适用,文意述作须有规。 岂类童稚空琢刻,画饼不能疗朝饥。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砻笔砚精神罢。 长篇大轴浩无数,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补吏来浙右,局务冗俗不可窥。 倾怀欲效王覇略,骐骥捕鼠非宜宜。 钱唐大府多达官,品秩相较我最卑。 孟轲独负浩然气,谁能敛袂长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进,青云万里须自驰。 咄嗟顾我胡为者,甘以门荫为身资。 遂为谢病远引去,遽与簪组相差池。 胶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穷书诗。 闲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时政生瑕玼。 贱臣抱节私自效,作书万字投丹墀。 天阍深岩在西北,引领一望云淋𩅰𩅰。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 嗟嗟吾生时命谬,不遇当时甘佚遗。 龙蛇之蛰尺蠖屈,万物不时须自怡。 我家田园在南国,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穑,归与老农事镃基。 余与感之闻此语,精神飞动惊支颐。 深谋远虑不可测,沧溟无底天无涯。 阊阖门前无限客,摩肩踏足争前词。 暖衣饱食恣气艳,几辈卓荦能如斯。 诗君更前与君语,何必轻沮烦孜孜。 嘉谷冬收槿朝发,众物荣茂有疾迟。 不闻伊尹五干汤,尧舜之道方得施。 贤杰轻身重天下,岂使汲汲营其私。 况当夷狄侮中国,蹂践二鄙翻地皮。 将军诛讨苦未克,百万师老劳旌旗。 凶年乐岁复间作,风雨霜雪犹不时。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补裨。 庙堂之上有君子,聪明岂肯饶臯夔。 执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宁参差。 爱君为人性疎达,不以其教交相訾。 临风明月千里别,祝词岂惮倾肝脾。 俗人好毁寡乐善,嘉名清节慎莫亏。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送章表民秘书
译文:
一天,章表民先生来到了山边,一见面就跟我说起他即将离去,要前往别处。他那些旧同僚也都来了,他们坐着鲜亮的车子,佩戴着轻便的玉佩,光彩夺目。
他们进了门看到我气色不错,在山林间与我携手相伴。大家纵情谈笑,意气豪迈,一抬头才发现太阳都已经西斜了。我打扫了床铺,留他们在这山间庙宇留宿,虽说只有纸做的被子和蒲草编的席子,实在简陋得有些可笑。但他们不计较条件好坏,只觉得这样很舒适,没有丝毫拒绝的意思。
当时正值二月中旬,春和景明,漫漫长夜中还有一丝微微的寒意。大家高谈阔论,雅兴相投,就像瓶里的泉水争着流淌,畅快淋漓。不一会儿,我们凑近座位,互相让对方说出自己的志向,大家都直抒胸臆,说着质朴的话语。
人心就像人的面容一样各不相同,每个人这辈子都有自己要追求的目标。表民突然走到座位前端,说:“我有自己的志向,却没人能理解。这世俗浅薄,不值得与之谈论,我心里有话却难以吐出,只能长叹不已。”
“我年少时跟随先生学习经典,不探究那些细枝末节,而是深挖学问的根基。帝王治国之道我已然能够认识,对《尚书》里那些深奥的篇章也不再有疑惑。古往今来,事业贵在实用,写文章也必须有规范。怎能像小孩子一样只知道雕琢文字,这就如同画饼充饥,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我十五岁起就孜孜不倦地钻研文字,磨秃了笔砚,耗尽了精神。写下的长篇大作浩如烟海,我慷慨激昂,一心只想辅佐国家治理。前年我到浙右去补任官职,那里的公务繁琐庸俗,让人看不下去。我满心想要施展自己的王霸谋略,可这就好比让千里马去捉老鼠,实在不合适。”
“钱塘的官府里有很多达官贵人,论品秩我是最卑微的。我就像孟子一样怀有浩然正气,怎么能收敛衣袖、低头哈腰呢?大丈夫应该凭借道义进取,要像骏马驰骋万里一样,自己去拼搏。可叹我如今是怎么回事呢,竟然靠门荫来作为自己的立身之资。于是我借口生病,远远地离开了官场,从此与官职仕途有了差距。”
“我仰慕西汉的董仲舒,他能够下帷苦读,穷究诗书。我闲居在家,寂寞中感慨颇多,尤其是对时政的瑕疵感到痛心。我怀着忠节暗自效力,写了上万字的奏书呈给朝廷。可是皇宫的大门远在西北,我伸长脖子望去,只见云雾弥漫。朝廷最终也没有给我回复,我白白地陈述了自己的忠心,只能空自流泪。”
“唉,我这一生时运不济,既然遇不到合适的时机,那就甘愿被埋没。就像龙蛇蛰伏、尺蠖弯曲一样,万物在不合适的时候就应该自我怡然。我家的田园在南方,那里有个叫武夷的地方,山清水秀。泉水甘甜,土壤肥沃,适合耕种,我打算回去和老农们一起从事农业生产。”
我听了他这番话,深受感动,原本支着下巴,此刻精神为之一振。他真是深谋远虑,让人难以揣测,就像大海无底、天空无涯一样。宫门前有无数的人,他们摩肩接踵,争着上前说话。他们穿着暖和的衣服,吃得饱饱的,神气十足,可又有几个人能像表民这样卓越不凡呢?
我又走上前去对他说:“你何必轻易沮丧,烦恼不已呢。好的谷子冬天才收获,木槿早上开花晚上就凋谢,万物的荣枯有快有慢。你没听说伊尹五次去求见商汤,才得以施行尧舜之道吗?贤能杰出的人看轻自身,看重天下,怎么能急切地去谋取私利呢?”
“况且如今夷狄侵犯中原,践踏边境,翻起了那里的地皮。将军们征讨却难以取胜,百万军队长期征战,疲惫不堪。灾年和丰年交替出现,风雨霜雪也不按时令。天子勤于政事,忙得顾不上吃饭,正等着有才能的人去辅佐他。朝廷里有贤明的君子,他们聪明睿智,怎会埋没人才呢?他们秉持公道,就像高明的工匠一样,选用木材怎会参差不齐呢?”
“我欣赏你为人豁达,不会因为别人的教导而互相诋毁。如今你要在这临风明月下远行千里,我怎能不倾尽肺腑地祝福你呢?世俗之人喜欢诋毁他人,很少乐善好施,你一定要谨慎,不要让美好的名声和高洁的节操受到损害。如果朝廷问起像公孙弘那样的策问,贤良第一非你莫属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契嵩
释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余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事见《镡津文集》卷首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 契嵩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弘治刊本《镡津文集》为底本,校以《宋四十名家小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镡津文集》尚有有明永乐刻本(藏湖南省图书馆)、万历三十五年嘉兴楞岩寺刻径山藏本(藏武汉大学图书馆),其所载诗与弘治刊本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