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任嘉州待阙左绵七十日通判吕国博日相从吟酌至嘉阳因成四韵寄之

鼎来岂敢道能诗,一见何因便解颐。 乡国三千里离别,杯盘七十日相知。 送人江外马驮妓,垂钓寺中鱼竭池。 别后中秋又重九,与谁赏月咏东篱。

译文:

我哪敢自夸擅长写诗呀,初次见面不知为何就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相隔家乡三千里远分别了,却在这七十天里,凭借杯盘美酒结下深厚的相知情谊。 还记得在江边送别友人时,有骑马驮着歌妓的热闹场景;也曾在寺庙中悠闲垂钓,把池里的鱼都快钓光了。 自从分别之后,中秋和重阳佳节又相继到来,可如今我能和谁一起赏月,又能和谁一起像陶渊明那样对着东篱菊花吟诗呢。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