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待制视学 其四

春早沂风暖,芹生泮水深。 前旌拂讲树,垂佩耀童衿。 郁郁弥文化,循循善诱心。 恭王不坏宅,金石有遗音。

译文:

在这早春时节,沂河上的风都带着暖意,学宫泮池里的水也涨起来了,水芹正蓬勃生长。 走在前面开道的旗帜轻轻拂过讲学之处的树木,那些前来参与视学活动的官员们,身上垂挂的玉佩闪耀着光芒,映照着学子们的衣襟。 浓厚的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学宫之中,视学的官员们就像孔夫子一样,怀着耐心细致、善于引导的心意,来培育学子。 就如同恭王那历经岁月而未毁坏的宅第,虽历经风雨却依然留存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余韵,这里也有着如金石般不朽的文化传承。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