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驱马过潼关,览古泪潸滴。 开元帝道明,百蛮奉周历。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贼。 紫宸日视朝,潼关夜常辟。 天宝君政荒,宫闱养虺蜴。 恩爱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闻发渔阳,暮已卷河北。 鸣鼓渡潼关,矢及乘舆侧。 重门徒尔设,关吏安所职。 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过潼关
译文:
从前帝王统治中原,守护国家有三种策略。
上策是施行仁义,如此便能天下无敌。
其次是树立屏障捍卫,相互维系如同磐石般稳固。
最下策是依仗地势险要坚固,舍弃德行只靠智谋和武力。
我骑马经过潼关,缅怀古迹不禁泪如雨下。
开元年间,皇帝圣明,四方少数民族都遵奉大唐历法。
田野里农桑繁茂,边疆没有贼寇侵扰。
皇帝每天在紫宸殿上朝,潼关的城门夜晚也常常敞开。
天宝年间,君主政事荒废,宫廷中养出了像毒蛇一样的坏人。
原本的恩爱变成了怨恨和嫉恨,身边的心腹之人却生出毒害君主的心思。
早上听闻渔阳起兵叛乱,傍晚叛军就席卷了河北地区。
叛军击鼓渡过潼关,箭都射到了皇帝的车驾旁边。
重重的关卡白白地设置了,守关的官吏又尽到了什么职责呢。
由此才知道,凭借地势险要,不如修养道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