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尝言春官氏,设官何龌龊。 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 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 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 恢恢晁董策,亦遭声病落。 每岁棘篱上,所得多浮薄。 嗟哉浮薄流,不知王霸略。 六经挂东壁,三史束高阁。 琐琐事雕篆,区区衍述作。 随行登一第,谓身翥寥廓。 趋众得一官,谓身縻好爵。 栖栖咫尺地,燕雀假安托。 汲汲五斗米,鴈鹜资饮啄。 壮哉张安道,少怀夫子学。 三就礼部试,不肯露头角。 耻用众人遇,羞将一赋较。 甘心搨翼归,志怀本卓荦。 三贤文章师,儒林推先觉。 百鸟声喈喈,独能辨𬸚𬸦。 玉石方混混,独能识至璞。 荐之于天子,此材堪轮桷。 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 僚友视万乘,器宇诚岳岳。 愿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 纵横三千言,得隽如夺矟。 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 远推灾异源,上究星文错。 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 天子览其奏,嘉赏为嗟愕。 既叹相见晚,且言同时乐。 一命校秘书,恩泽优且渥。 追惜汉武世,仲舒道硗确。 再念文宗朝,刘蕡命蹇剥。 有才无其时,徒抱此诚悫。 吾君嗣丕基,百王慙景铄。 万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 贤良得其时,才命不相虐。 一谒乃大遇,君臣无隔膜。 我贺吾君明,取士得英卓。 我贺吾道行,逢时不踸踔。 行顾入廊庙,钧轴在掌握。 上使斯文淳,下使斯民朴。 五帝从何追,三王岂为邈。

译文:

### 翻译 曾经有人说掌管科举的春官氏,设置官职的方式是多么狭隘局促啊。 他们从考生中选拔人才的标准琐碎不堪,只以辞赋作为衡量的准则。 考生们为了一个字竞相追求新奇,严格区分四声的清浊。 像司马迁、扬雄那样卓越的才华,也会被对偶的规则所束缚。 像晁错、董仲舒那样恢弘的策论,也会因为声律的毛病而落选。 每年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大多是些轻浮浅薄之辈。 唉,这些轻浮浅薄的人啊,根本不懂王霸之策。 把儒家的六经挂在东边的墙壁上,将三史束之高阁。 整天只做些琐碎的文字雕琢之事,专注于小小的著述创作。 跟着众人的步伐考中一个功名,就以为自己能高飞于广阔天空。 迎合大众得了一官半职,就觉得自己获得了高官厚禄。 他们在狭小的地方忙碌奔波,如同燕雀暂且寻得安身之所。 急切地追求那五斗米的俸禄,就像鹅鸭只为了饮食啄食。 豪迈的张安道啊,年少时就怀有孔子那样的学问。 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却不肯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 他以被众人那样的方式对待为耻,羞于用一篇赋去竞争。 心甘情愿收起羽翼回归,他的志向本就卓越不凡。 三位贤德的文章宗师,在儒林被推崇为有先见之明的人。 当众多鸟儿叽叽喳喳叫时,只有他们能辨别出像𬸚𬸦那样的贤才。 当玉石混杂在一起时,只有他们能识别出最珍贵的璞玉。 他们把张安道推荐给天子,说他的才能堪当大任。 于是张安道得以面见天子,三次接近天子的决策之地。 同僚们看着他面对天子时,器宇轩昂,令人敬畏。 他希望能得到天子片刻时间,来谈论古今之事。 洋洋洒洒写下三千字的策论,出色得如同战场上夺取长矛。 他的策论中谈论皇王之道上下纵横,论述礼乐制度周全完备。 他能远推灾异产生的根源,上究星象的错乱。 直言不讳地弥补君王的缺失,提出尖锐的言论针砭百姓的疾苦。 天子阅读他的奏章,又嘉奖又惊叹。 既感叹相见恨晚,又说与他同时是件乐事。 授予他校秘书的官职,恩泽优厚。 回想起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学说推行艰难。 又想到唐文宗一朝,刘蕡命运坎坷。 有才华却没有好时机,只能空怀着一片赤诚。 我们的君主继承了伟大的基业,历代帝王都比不上他的光辉。 万物都蒙受着美好,四方的少数民族都遵循我们的历法。 贤良的人遇到了好时机,才华和命运不再相互折磨。 张安道一次谒见就得到了极大的赏识,君臣之间没有隔阂。 我祝贺我们的君主圣明,选拔到了杰出的人才。 我祝贺我的理想能够实现,遇到好时代不再困顿失意。 张安道将会进入朝廷,掌握国家的大权。 对上能使文风变得淳朴,对下能使百姓变得质朴。 五帝的时代又怎么难以追及,三王的盛世又怎会遥远呢。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