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中都

吾登泰山上,下视何纷纷。 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麏。 彼茁而生者,孰为萧与芸。 伯乐不复出,驽骥终同群。 卞和不再生,珉玉将谁分。 吁哉刘中都,高标凌浮云。 诸侯不荐士,外府不策勋。 冉冉趋黄绶,勤劳徒尔云。 我媿势力小,不能叫吾君。 勿改芳兰性,林深须自薰。 勿隠冲鹤声,天高当自闻。

译文:

我登上泰山的巅峰,向下俯瞰,世间万物纷繁杂乱。那些长着角四处奔走的动物,谁能分清哪只是麒麟,哪只是獐子呢?那些茁壮成长的植物,又有谁能辨别出哪是恶草萧,哪是香草芸呢?善于相马的伯乐不再出现,劣马和良驹最终只能混在一起。能识别美玉的卞和不再复生,又有谁能分辨出石头和美玉呢? 哎呀呀,刘中都啊,你品格高尚,志向高远,简直可以直上云霄。可是如今诸侯不举荐贤才,官府也不记录你的功勋。你只能慢慢地去做个小官,白白地辛苦操劳。 我惭愧自己权势微薄,没办法向君主举荐你。你千万不要改变自己如芳兰般美好的品性,就像兰草生长在幽深的山林中,自然会散发芬芳。也不要隐藏自己如仙鹤般清越的鸣声,只要声音足够响亮,高远的天空自会听见你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