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月上半峰峰树碧,子规啼苦月无色。 壮士耳边都不闻,儿女眼中泪自滴。 古人出处非关身,处兮事亲出事君。 服勤至死不敢倦,避劳择逸岂所闻。 我看蜀道诚为难,嗟尔子规何云云。 王尊九折竟叱驭,班超万里图立勋。 乘危蹈险尽臣节,二人至今扬清芬。 我本鲁国一男子,少小气志凌浮云。 精诚许国贯白日,有心致主为华勋。 位卑身贱难自达,满腹帝典与皇坟。 有时愤懑吐一言,小人谤议已纷纷。 宰相宽容天子慈,八年之中三从军。 从军官清吾何苦,嘉州路远尔勿语。 地不为我易其险,我岂守道不能固。 子规子规谩啼绝,断无清泪洒向汝。

译文:

月亮爬上了半座山峰,峰上的树木一片碧绿。子规鸟凄惨地啼叫着,连月亮的光辉都似乎黯淡无色了。 那些英勇豪迈的壮士,在他们耳边,子规的啼鸣声根本就听不见;而那些多愁善感的儿女,听了子规的啼叫,眼中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 古代的仁人志士出仕或隐居,并非只考虑自身的利益。隐居的时候就侍奉双亲,出仕的时候就为君主效力。他们辛勤地做事直到生命的尽头,从来不敢有丝毫的倦怠,哪有听说过躲避辛劳、选择安逸的呢? 我知道蜀道确实是非常难行,可叹你这子规鸟,何必如此不停地啼叫诉说呢? 当年王尊在那危险的九折坂,毅然叱喝车夫继续前行;班超奔赴万里之外的西域,一心想要建立功勋。他们冒着危险、历经艰难,尽到了臣子应有的节操,到如今这两个人还美名远扬呢。 我本是鲁国的一个男子汉,从小志向远大,气概凌云。我对国家一片赤诚之心,可与白日相辉映,一心想要辅佐君主建立伟大的功勋。 只可惜我地位卑微、身份低贱,难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尽管我满腹都是古代帝王的典籍。有时候我愤懑之下说出一句话,那些小人的诽谤议论就纷纷而来。 幸好宰相宽容,天子仁慈,在这八年之中,我三次参军。参军为官清廉,我又有什么可苦恼的呢?嘉州路途遥远,你就别再叽叽喳喳地说了。 大地不会因为我而改变它的险峻,我又怎么会不能坚守自己的道义呢? 子规啊子规,你就别再徒劳地啼叫了,我绝对不会为你洒下一滴清泪。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