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生谒张侯

李生长七尺,栖栖长自吊。 一饮酒一石,常怀酒瓮小。 一食牛一腔,平生未曾饱。 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 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悼。 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 不识伯乐氏,飞黄徧牛皂。 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 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 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 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 磊磊公侯器,可以镇浮躁。 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 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 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

译文:

李生身高七尺,总是一副失意落寞、自我悲叹的样子。他喝酒十分豪爽,一次能饮下一石酒,还常常觉得酒瓮太小不够他喝。吃饭也食量惊人,一顿能吃下一头牛的肉,可这辈子就没觉得吃饱过。 他背负着宝剑出门闯荡,眼前见到的却是荒草丛生的道路。一路走着,也不知该去往何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沾湿了衣襟和长袍。 李生啊,你暂且收起眼泪吧,不必如此痛苦哀伤。这世上并非没有像咸池之乐那样美妙的声音,只是像夔这样能欣赏的乐官在世间太少了。要是遇不到伯乐那样的人,即使是像飞黄这样的骏马也会被和普通牛一样放在马槽里。 我听说有个张侯,他可不是个平庸之辈。他对六经有深入的探究,能洞悉其中的精微要义;对九流百家的学问也能掌握其关键要点。他就像荀况一样能谈论兵法,也似杜牧一般对军事有深刻的研究。他在文韬武略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不能用平常的标准去衡量他。他是有公侯之才的杰出人物,可以镇住那些浮躁之人。 你拿着丈二长的长矛,试着到他面前去展示你的本领。他见到你一定会满心欢喜,会拉着你走出困境。就像当年王济割下牛心给客人吃一样,李生你应该也能得到张侯的赏识和款待。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