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山炽乱,火焚昆岗。 炎炎二京,鞠为战场。 百官奔走,万乘苍黄。 孰城能守,孰地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汤汤。 有城有民,在濉之阳。 远位巡上,巡智我彊。 以城授巡,巡亦克当。 贼从西来,杀气堂堂。 旌旗如林,对城而行。 巡远登城,辞毅色康。 城中之人,踊跃倍常。 贼知城坚,坐甲裹粮。 城中食尽,杀爱以尝。 士无二志,持病扶疮。 宁守城死,城不可降。 霁云勇烈,跳城轶出。 走泗投贺,求兵救乏。 贺饮霁云,牢醴罗列。 霁云避席,谓众云曰。 濉阳之人,不食一月。 义不独饱,食下辄咽。 以刀断指,左右流泣。 彼何人兮,忌忠嫉节。 心不感兮,贼功害伐。 不出一兵,坐观斧钺。 霁云心折,寸寸如铁。 霁云据鞍,怒发冲冠。 一矢以志,复来不完。 路人傍观,涕流汍澜。 远近闻者,为之辛酸。 力尽且穷,城孤无援。 至死不屈,万戈来攒。 精诚内发,颜色自安。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 吾执唐刑,罔容于奸。 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南霁云
译文:
安禄山发动叛乱,局势如同大火在昆仑山岗燃烧一般炽热而失控。长安和洛阳这两座京城陷入熊熊战火之中,都变成了残酷的战场。朝廷百官纷纷四处奔逃,皇帝也在慌乱中匆忙逃离。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有哪座城池能够坚守不失,又有哪片土地可以避免沦陷呢?
看那濉水,河水浩浩荡荡地流淌着。在濉水的北岸,有一座城市,那里住着百姓。许远职位在张巡之上,但张巡的智谋更为高强。许远便把守城的重任交给了张巡,张巡也确实能够担当此任。
叛军从西边杀来,那肃杀的气势令人胆寒。他们的旌旗多得如同树林,向着城池逼近。张巡和许远登上城楼,言辞刚毅,神色镇定。城中的百姓受到鼓舞,士气比平常更加高涨。
叛军知道这座城防守坚固,便按兵不动,储备着粮草,打算长期围困。城中的粮食吃光了,将领们甚至杀掉自己心爱的人给士兵充饥。士兵们没有二心,即便带着伤病,也依然坚守岗位。他们宁愿在守城的战斗中牺牲,也绝不投降。
南霁云勇猛刚烈,他跳出城墙,突围而出。跑到泗州向贺兰进明求救,希望能得到援兵来解救城中的困境。贺兰进明设宴款待南霁云,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食。南霁云离开座位,对众人说道:“濉阳的百姓已经一个月没有吃东西了,从道义上讲,我不能独自吃饱。”说着勉强咽下食物。接着他用刀砍断自己的手指,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泪。可贺兰进明是什么样的人啊,他嫉妒忠诚和有气节的人。他内心毫无感动,为了个人私利,阻碍救援行动。他不肯派出一兵一卒,只是坐在一旁看着濉阳的将士们面临危险。
南霁云内心痛苦至极,他的心像铁一样坚硬又破碎。南霁云跨上马鞍,愤怒得头发都顶起了帽子。他射出一支箭作为标记,发誓如果不能完成救援,再来这里时就不保全自己。路过的人在一旁观看,都泪流满面。远近听闻这件事的人,无不为之感到心酸。
最终,城中力量耗尽,陷入绝境,城池孤立无援。但南霁云至死都不屈服,面对众多叛军的兵器围攻。他的忠诚和正气从内心迸发出来,神色依然镇定自若。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轻如鸿毛,而把名声看得重如泰山。我秉持着唐朝的法律,绝不容忍奸邪之人。安禄山这个叛贼还没被诛杀,就应该先诛杀像贺兰进明这样的小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