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

胡髯白尽犹强饭,髀肉添多未跨鞍。 不向胡沙亲矢石,却来桥冢护衣冠。 归舟自此长相背,荐墨于今尚未干。 只恐燕然他日事,独无名字可同刊。

译文:

你那胡须都已全白了却依旧食欲很好,久坐不动大腿上的肉增多了还没跨上马鞍去征战。 你没有到那北方的沙漠中亲临战场,和敌人冒着箭雨、飞石拼杀,却来到桥冢之地守护那些衣冠。 从现在起你乘船离去,我们就此分别,以后难以相见,不久前我举荐你的文书上墨汁到现在都还没干呢。 我只是担心将来在燕然山刻石记功那样的大事,唯独没有你的名字一同镌刻在上面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