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招蕃叟弟仍和蕃叟癸卯二绝 其二

落花风雨奈愁何,愁亦不应缘落花。 尚可流觞追曲水,底须占𫛳似长沙。 无人晤语鸟乌落,为我食贫楼笋佳。 休说关河无限恨,腹非空怒道旁蛙。

译文:

在这落花伴着风雨的时节,我满心忧愁却不知如何排解。不过仔细想来,这忧愁也不该是因为那飘落的花朵。 如今我们还能像古人那样,在曲折的水流旁进行流觞的雅事,又何必像贾谊在长沙那样,因见到不祥之鸟而忧心忡忡、自伤身世呢。 周围没有可以倾心交谈的人,只有鸟儿偶尔落下。而我能在清苦的生活中品尝到鲜嫩美味的楼笋,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别再去诉说那关河之间数不尽的憾恨了,就像庄子说的,不要像那路旁鼓着肚皮乱叫唤的青蛙一样,只会在心里非议却空有怨言。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