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沈俭夫求花木韵

我意何不乐,我颜复何㥏。 止斋有新畬,耕犊角已茧。 止斋有溪水,钓席随所展。 两山夹精舍,佳处迫庐岘。 朋来尽名流,燕坐皆胜践。 颓然止斋翁,心故不可转。 厌书或窥园,乘兴时陟𪩘。 日月之蔽亏,木阴自幽显。 雨露之密疎,草色自深浅。 翁子一觞咏,初不著姝娈。 易老探醇驳,风骚较宽褊。 眠食虽甚佳,病患盍加勉。 谤箧况所招,讼缿那能辨。 于焉更悟入,岂但苟排遣。 寄言子沈子,所欲果何件。 葭豕来春田,冥鸿脱秋狝。 谷兰犹见纫,月桂不可搴。 慕远失之近,求多得常鲜。 请以壮县才,从兹益怀卷。 深居勿近市,隘巷莫容辇。 有花门拥篲,无花地生藓。 尝试玩喧寂,何者是真舛。 旧学枉初心,新功费重研。 何如过止斋,我亦精文选。

译文:

我内心为何不快乐呢,我的容颜又为何如此疲惫呢? 止斋这里有新开垦的田地,耕地的小牛角上都磨出了茧子。 止斋旁有潺潺溪水,钓鱼的席子可以随意铺展。 两座青山夹着我的书斋,那美好的景致堪比庐山和岘山。 朋友们前来相聚,个个都是名流雅士,闲坐于此都是美好的经历。 我这个止斋老人,心意始终坚定不可改变。 有时厌倦了读书就去园中看看,兴致来了就登山游览。 太阳和月亮有被遮蔽或明亮的时候,树木的阴影自然也有幽深和明显的变化。 雨露有稀疏和密集之分,草的颜色自然也就有深和浅的不同。 我偶尔饮酒赋诗,起初并不追求美女相伴。 探讨《易经》的醇厚与驳杂,比较《诗经》与《离骚》的宽和与狭隘。 我的睡眠和饮食虽然都很不错,但身体有病痛也该更加留意。 何况我还招来了别人的诽谤,那些恶意的举报又哪里能分辨清楚呢。 在这其中我更有所领悟,哪里只是随便打发时光呢。 我想对沈先生你说,你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春天田野里有小猪出现,秋天大雁能逃脱围猎。 深谷中的兰花还能被人采来佩戴,月中的桂树却无法攀折。 羡慕远方而失去了眼前的,追求太多得到的常常很少。 你有着治理大县的才能,从此更应该收敛锋芒。 深居简出不要靠近闹市,住在狭窄的小巷连车子都进不来。 有花的时候门前有人打扫,没花的时候地上就会长满苔藓。 试着去体会喧闹与寂静,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过去的学问辜负了最初的心意,新的学问又要花费精力重新钻研。 你不如来止斋找我,我也精通文章的选录和品鉴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