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足可乐,谁苦愁不禁。 娈彼兰蕙姿,固怯霰雪阴。 贾子天下士,子何念虑深。 贞元两御史,南还会于郴。 亦复相唱酬,间有亡国音。 愚溪更憔悴,中夜起拥衾。 而得欵乃句,脍炙循至今。 我后五百年,公来适相寻。 田畴岁膴膴,狱市春沉沉。 宽书日夕下,民蠹袪牟侵。 况也省赋甚,小郡至万金。 交欢有陆贾,私恨无羊斟。 我饱竟甘寝,公暇多长吟。 乃知湘中乐,关时匪关心。 湘民忘劳力,乐极翻沾襟。 却愁吾二人,四牡歌骎骎。
刘连州和前韵因道湘中之乐以谢
译文:
湘中地区有很多值得让人快乐的地方,可谁却愁苦得难以承受呢?
那些如同兰蕙般娇美的身姿,本来就害怕霰雪交加的阴冷天气。
贾谊可是天下闻名的贤士啊,您为何思虑如此深沉。
贞元年间的两位御史,从南方归来在郴州相聚。
他们也相互唱和酬答诗作,其中间或有类似亡国之君的哀怨之声。
柳宗元在愚溪更加憔悴,半夜里起身裹着被子。
但他写出了如“欸乃一声山水绿”这样的绝妙诗句,至今都被人传颂称赞。
我距离他们已经五百年了,您前来恰好和我相逢。
田野里庄稼年年都长得十分茂盛,集市上热闹得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
放宽政策的文书日夜不停地传下,百姓的蠹虫被祛除,奸商的侵占行为也被禁止。
况且赋税减免得很多,一个小郡就能节省上万金钱。
我们交往融洽如同陆贾一般,也没有像羊斟那样因私怨而坏事的情况。
我吃饱后能香甜地入睡,您闲暇时常常吟诗。
由此可知湘中的快乐,与时代有关而非只关乎个人心境。
湘中的百姓忘记了劳作的辛苦,快乐到极点反而泪水沾湿了衣襟。
我却又担忧我们二人,就像那四匹马拉着车快行一样,不知何时又要分离。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