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重而宽平。 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疎林茂麓窈窕而敷荣。 桢干盍亦烦绳墨,滋味何如余典则。 吾宗受才万人敌,排空所向无遗力。 亲丧三年面漆黑,交情一语千金璧。 明朝不爨鼾撼壁,裘马借人无德色。 作掾闽山可踪迹,拟将秉秆空螟𧎬。 相君有令民未得,勿问堂高若干尺。 春江弥渺风张席,欲言江水何终极。 贫贱相依鬓毛白,吾可雷同名送客,浩歌未放情弥激。 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
送陈益之架阁
译文:
### 整体译文
谈论事情,不要像指挥作战那样激进急切,而要如同身着礼服、佩戴美玉的君子,庄重严肃又宽厚平和。
写文章不要像华丽的刺绣那般刻意雕琢、华而不实,而要像稀疏树林与茂密山麓相映衬,深邃幽静又生机盎然。
栋梁之材怎么能少得了墨线的校正呢,文章和为人的韵味就像遵循经典法则一样才好。我们陈氏家族出的人才,那可是能以一敌万的,就像你陈益之,做事一往无前、毫无保留。
你守孝三年,面容因哀伤而变得漆黑,可见你至孝情深;与人交往时,一诺千金,重情重义。
第二天早晨不生火做饭,睡觉鼾声如雷震动墙壁,就算借穿别人的裘衣、乘坐别人的马匹,也没有丝毫骄矜之色。
你到闽山去做属官,应该有所作为,就像用稻草杆驱赶螟虫那样,整顿地方。丞相有好的政令但百姓还没能完全受益,你不必顾虑官场的等级尊卑。
春天的江水浩渺无边,江风鼓起船帆,想要说这江水无尽头,就如同我对你的情谊没有尽头。
我们贫贱之时相互依靠,如今两鬓都已斑白。我怎能只是像一般人那样空有送客之名呢,我放声高歌,心中的情感更加激越。
你看《诗经》三百篇,很多开篇也会再三叹息,这其中的情感深厚悠长啊。
### 解析
这首诗是陈傅良送给陈益之的赠别诗。诗中先阐述了论事和作文的正确态度,对陈益之的才华和为人进行了称赞,提及他守孝的至孝之情和重诺的交友之道。接着鼓励他到闽山任职有所作为,不要被官场等级所束缚。最后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诗经》作结,增添了情感的深沉和韵味。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