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 黄君石矻不可转,夫子居然古彜斚。 艾轩风流天下少,独奏咸韶无濩夏。 黄粱未熟事如许,白发不生心亦怕。 古来贤俊多坎轲,道与世违胡足诧。 武皇好少臣已老,孟子尊王君尚霸。 嗟乎夫子幸遭时,诸公衮衮皆流亚。 德尊不过五品薄,岁晚曾无一饭暇。 君恩岂必间湖海,家事姑惟问桑稼。 此行端可振颓俗,令我短辕今欲驾。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前年上幸学一时同舍今去略尽为之怅然
译文:
在南门的供帐摆设在江上的亭子旁,北门则在湖边的水榭中摆酒饯行。这两年为友人送别,次数大略还能数得清,而且这些出行的人往往大半都是昔日的同窗。
回忆起当年皇帝亲临太学,那时的儒者们一下子都争着提升自己的声名地位。苏君口才出众,言辞滔滔就像巫峡的江水奔腾不息;杨君意气豪迈,气势能压倒幽并之地的夜色。黄君意志坚定,如同巨石一般不可动摇;夫子则有古人的风范,好似古朴的酒器一般稳重。艾轩先生风度潇洒,天下少有,他独自奏响高雅的乐曲,不混杂低俗的音调。
黄粱一梦还未醒,世事却已如此变迁,即便头发还没变白,内心也已感到害怕。自古以来贤才俊士大多命运坎坷,理想与现实相悖,这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汉武帝喜欢年少有为之人,而臣子我已然老去;孟子尊崇王道,而你却还追求霸道。
唉,夫子你有幸生逢这个时代,众多贤才都如同你的同辈。但你品德高尚,官职却不过五品,实在微薄,到了晚年连吃一顿安稳饭的闲暇都没有。君主的恩泽哪里会因湖海相隔而有差异呢,家中的事姑且只问问农事就好。你这次前往江东任职,定能整顿颓败的风俗,让我这短辕之车也想要驾车一同前往追随你。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