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舅氏耕隠图

平生泽物心,不计饱一吻。 中年厌道路,回首荒二顷。 有口不自糊,谁其识莘尹。 天子闵斯劳,祠官养闲冷。 庶人乃敢召,往役义唯谨。 两手不袖藏,扶犁遍畦畛。 云胡三百廛,正可一笑哂。 置之他勿问,乐此果何愠。 能敬师冀缺,弗治谢杨恽。 深思卤莽报,宁惮作劳愍。 拳拳畎亩志,尚愿国多稔。 长哦七月篇,知公非素隠。

译文:

您这一生都怀着润泽万物、造福百姓的心愿,从来不会只想着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到了中年,您开始厌倦了四处奔波的生活,回首想起那荒芜的两顷田地。您宁愿自己都难以糊口,也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您就像当年的伊尹一样有大才呢? 天子怜悯您一生操劳,让您做祠官,过着清闲冷落的日子。哪怕只是平民百姓来召唤您做事,您也会出于道义恭谨地前往。您从不袖手旁观、无所作为,亲自扶着犁耙,耕遍了田间的每一寸土地。那些拥有大片土地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实在只配让人付之一笑。 您把这些都抛在一边不去理会,乐于过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可烦恼的呢?您能像冀缺一样恭敬有礼,也不会像杨恽那样热衷于治产业。您深知做事不能鲁莽草率,宁愿不辞辛劳地去耕种。 您怀着对田园的赤诚之心,还希望国家能够年年丰收。您时常吟诵《诗经·七月》,由此可知您并非是那种一直隐居、不问世事的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