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 其一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余。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长归应不憾,旧学尽成书。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它翻译成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表述: 在众多的老者之中,大家都公认郑武子学识广博。他的胸中就好像藏着石渠阁里那丰富的藏书一样,有着无尽的学问。 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的学问达到了返璞归真、由博返约的境界,对那些精深的义理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没有任何遗漏了。 他对《易经》有着深刻的领悟,已经到了无需用言语去表达其中真谛的程度;对于《楞伽经》也有独特的见解,直到停笔之时,都还在深入钻研。 他这一去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因为他过去所学的知识,都已经写成了书籍流传下来。
关于作者
宋代吕祖谦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严州教授。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年,参与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三年,召为秘书郎,兼职如前。重修《徽宗实录》成,迁著作佐郎。先是奉诏编类《皇朝文海》,六年,书成,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辑有《近思录》。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吕祖谦诗,以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为底本。校以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清胡宗楙辑《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