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文昌老仙绝俗姿,爱山成癖非儿痴。 胸中况自有丘壑,槛结瑰异常恐迟。 坤维谋畧出分阃,江山致助争出奇。 寻幽选胜上巫峡,断崖怪石悬参差。 十二峰前弭征楫,枝藤直上穷所之。 云烟变态千万状,过眼神动惊天随。 人疑跻攀欲力尽,公自乐此良不疲。 瑶华真妃似夙驾,风马昼下扬旛旗。 层峦好处起苍壁,丹霞望门开赤帷。 登坛定可拾瑶翠,却老未应无玉枝。 仰天一笑晲寥廓,俯视培𪣻丘陵低。 颇疑游龙出飞跃,恍若栖凤犹娱嬉。 乔松跨鹤远近集,云雨济人朝暮为。 坛罗野翠有余润,泉拖修帛无穷时。 一经盼睐便改观,阳台价重当由兹。 惜哉牙纛不久驻,鹢首未转樯乌驰。 轻缣素练欲摹写,画师难著五色施。 笔端机杼始潜运,悠然寄兴沧洲湄。 章成密简绣衣使,绣衣翰墨今白眉。 珠酬玉唱两相尚,三叹尽解骚人颐。 好刊苍珉示千古,磨而不磷涅不缁。 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 待从两公奠西极,安南嶷,收关河百二之险,劖岷峨万仞之嵋。 大书有宋中兴颂,东还更和巫山诗。

译文:

文昌阁里的老仙有着超凡脱俗的风姿,爱山爱成了癖好,可并非孩童般的幼稚痴迷。 他胸中本就有对山川的独特见解与规划,急切地建造栏杆、亭台等,就怕行动迟缓了。 在西南地区担任军事要职谋划战略时,江山仿佛也来助力,纷纷展现出奇异的景色。 他去探寻幽静之地、选择胜景,来到了巫峡,只见断崖和怪石参差不齐地悬立着。 在十二峰前停下远行的船只,抓着藤蔓一直向上攀登,要穷尽这地方的奥秘。 云烟的形态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的景象让人眼神灵动,仿佛天地都随之震动。 旁人怀疑他攀登得力气都快耗尽了,可他自己却乐在其中丝毫不觉疲惫。 仿佛瑶华仙子、真妃早已驾车等候,风马载着她们在白昼降临,扬起了旗帜。 层层山峦中景色优美之处耸立着青色的石壁,那丹霞似的色彩就像在门前打开了红色的帷幕。 登上那高处的祭坛,定能捡到美玉般的翠石,想要延年益寿或许也能找到仙药的玉枝。 他仰天大笑,扫视着辽阔的天空,低头俯视,小土堆般的丘陵显得那么低矮。 这山峦很让人怀疑是游龙在飞跃而出,又恍惚像是栖息的凤凰在嬉戏玩耍。 远处近处的仙鹤都跨越着乔松聚集而来,那山间的云雨就像在早晚为百姓施恩济世。 祭坛周围环绕着田野的翠绿,有着滋润万物的气息,泉水如长长的白练流淌,永不停息。 一旦他欣赏关注了这里,景色便焕然一新,阳台的声名从此变得更加贵重。 可惜啊,他这领军的主帅不能长久停留,船还没转向,桅杆上的乌旗就已飘动着要出发了。 想用轻软的绢帛把这美景描绘下来,可画师却难以用五色颜料将其完美呈现。 他的笔端开始默默构思,悠然地把兴致寄托在这沧洲之畔。 文章写成后秘密交给了绣衣使者,这位绣衣使者的诗文在当今可是首屈一指。 他们像用珍珠和美玉相互酬唱,让人再三感叹,解开了诗人心中的愁闷。 最好把这些文字刻在青石上流传千古,就像石头一样磨也磨不薄,染也染不黑。 我们这些人跟他们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即便把这诗文读上好多遍,也只能徒然地惊叹。 期待能跟随这两位大人去安定西部边境,收复安南等地,收取那关河的险要地势,雕刻那岷峨万仞的山峰。 到时候写下大宋中兴的颂歌,东归时再和着这巫山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黄人杰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