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次韵

秋浦堂前有清集,久客思家泪痕湿。 连年客里作中秋,今岁还家又无及。 山中茅屋冷如水,应念征尘何日洗。 边鸿也解寄归音,旅燕亦能辞故垒。 滔滔四海知音谁,公家公子岁寒期。 殷勤为我拨新酿,煖热向我哦好诗。 我生志愿良自足,肯向天涯长碌碌。 愿君腰金佩鸣玉,从我羹藜饭脱粟。 秋风舟子两相催,侧帽长吟归去来。 开帆转柁清溪口,还山要趁重阳酒。

译文:

在秋浦堂前有一场清雅的聚会,我长久客居他乡,思念家乡,泪水浸湿了脸庞。 连续多年都在客居他乡时度过中秋,今年想要回家却又没能成行。 山中的茅屋寒冷得像冰窖一样,家人应该在挂念着我这在外奔波沾染的征尘何时才能洗净。 天边的大雁好像懂得传递归乡的音讯,旅途中的燕子也能离开旧巢回归。 茫茫四海,我的知音究竟是谁呢?公家的公子和我有岁寒之交的情谊。 他热情地为我倒上刚酿好的美酒,温暖地对着我吟诵美妙的诗篇。 我这一生的志愿其实很容易满足,怎肯在天涯海角一直忙碌无休。 希望你能腰缠金带、身佩美玉,享受荣华富贵,而我呢,就跟着你一起吃粗茶淡饭。 秋风和船夫都在催促着我,我歪戴着帽子,一边高声吟诵着归乡之诗,一边踏上归途。 在清溪口扬起船帆、转动船舵,我要赶在重阳节前回到山中,痛饮重阳酒。
关于作者
宋代章甫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