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何氏结亭松间名曰弹秋因王通一来乞诗

万籁从风俱发声,唯松得之尤善鸣。 五声不乱无亏成,膝横三尺秋月明。 君家江南一茆屋,直干森森伴幽独。 人言丝竹不如肉,曲肱听度无弦曲。 故山偃盖未十围,猿惊鹤怨吾当归。 聊凭东风寄君诗,风鸣松鸣吾不知。

译文:

江边上何氏在松树林里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弹秋,因为王通一来求我写诗。 各种声音随着风一同响起,只有松树发出的声音尤为动听。它发出的声音五音和谐,没有缺失和多余,就像有人横抱着三尺长的琴,在秋月的映照下弹奏。 你家在江南有一座茅草屋,挺拔的松树排列得整整齐齐,陪伴着你清幽孤独的生活。人们说管弦乐器演奏不如人的歌声美妙,可你却弯曲着胳膊,静静聆听这松树无弦之曲。 故乡那树冠像车盖一样的松树还没长到十围粗,猿猴惊惶、仙鹤哀怨,好像在埋怨我为何还不回去。我姑且借着东风把这首诗寄给你,风的呼啸声和松树的鸣响,我也难以分辨清楚了。
关于作者
宋代章甫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