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

江行十日风打头,采石江边还小留。 龙宫煌煌俯湍流,抠衣再拜祈神庥。 出门迳作萧寺游,危亭缥缈临金牛。 江南江北苍烟收,日落未落双蛾愁。 尚书丽句世罕俦,惜哉度曲无歌喉。 折梅置酒斋堂幽,黄冠不饮空夷犹。 野僧举觞横青眸,更得大斗偿香羞。 兴阑山下却登舟,使君爱客方绸缪。 夜深杖藜吊荒丘,列炬照野经塍沟。 居人窃视声吚嚘,好事从来无与侔。 促坐款语相答酬,伤今怀古风飕飗。 泊渚高吟聊写忧,然犀照怪知何求。 醉狂夜披紫绮裘,骑鲸入海穷冥搜。 圣贤寂寞江悠悠,人在天地真蜉蝣。 况我此身如赘疣,从公行善臭味投。 有酒如川容拍浮,但愿早登黄鹤楼。 痛饮浩歌更劝酬,一吊祢衡鹦鹉洲。

译文:

我在江上航行十天,一直都逆风而行,好不容易来到采石江边,便暂且停留一下。 那龙宫雄伟辉煌,俯瞰着湍急的江流,我提起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祈求神灵庇佑。 出了龙宫,我径直前往佛寺游览,一座高高的亭子若隐若现地矗立在金牛山上。 江南江北的烟雾渐渐消散,太阳快要落山却还未落下,那山峦就像美人紧蹙的双眉,带着忧愁。 尚书写的优美诗句举世无双,可惜吟唱这些诗句时却没有动听的歌喉。 我折来梅花,在幽静的斋堂里摆上美酒,道士却不喝酒,只是犹豫不决地徘徊着。 一位野僧端起酒杯,眼神明亮,还拿过大斗来尽情享用美食。 游兴已尽,我下山重新登上船,地方长官好客,热情地招待着众人。 夜深了,我拄着藜杖去凭吊荒丘,排列的火炬照亮了野外的田埂和沟渠。 当地居民偷偷张望,发出细微的声音,这等好事从古至今都少见。 大家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相互应答,感叹当下,怀念古风,风声飒飒作响。 船停泊在小洲边,我高声吟诗以排解忧愁,点燃犀牛角去照怪物,我又在追求什么呢? 我趁着醉意,夜晚披上紫色的绮裘,想要骑着鲸鱼入海,去探寻那幽深的世界。 圣贤都已消逝,江水悠悠流淌,人在天地之间就像渺小的蜉蝣。 何况我这身躯就像多余的肉瘤,跟随着您做善事,我们志趣相投。 这里的酒多得像江河一样,容我尽情畅游其中,只希望能早日登上黄鹤楼。 痛饮美酒,放声高歌,相互劝酒,还要去鹦鹉洲凭吊祢衡。
关于作者
宋代章甫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