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

吾家大江南,生长惯卑湿。 早衰坐辛勤,寒气得相袭。 每愁春夏交,两脚难行立。 贫穷医药少,未易办芝术。 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 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 为汤益广庭,调度宜同橘。 结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实。 作腐罂粟然,加点须姜蜜。 由兹颇知殊,每就畦丁乞。 飘流无定居,借屋少容膝。 何当广种艺,岁晚愈吾疾。

译文:

我家住在大江南边,从小到大习惯了这里低下潮湿的环境。由于长期辛勤劳作,身体过早地衰老了,寒气也趁机侵袭我的身体。 每到春夏交替的时候,我就发愁,因为这时我的两脚软弱无力,连站立行走都很困难。我家境贫穷,没钱买药治病,也很难置办灵芝、白术这类名贵的药材。 人们常说日常饮食中,蔬菜可不能忽视。紫苏在众多蔬菜里面,它的功效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用紫苏煮汤,就像用橘子调配饮品一样,能起到很好的调养作用。 紫苏结出的籽最为香甜,不过要等到秋霜降临之后才能成熟。用紫苏籽做的食物就如同用罂粟籽做的一样,制作时加点姜和蜜,味道会更好。 因为了解到紫苏有这么多独特的好处,我常常向菜农讨要紫苏。我一生漂泊,居无定所,借住的屋子狭小得只能勉强容下自己的身体。 什么时候能有一块地广泛种植紫苏就好了,到了年末也能让我的病症有所好转。
关于作者
宋代章甫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