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观音

蜀人多巧思,组绣用功深。 生绡三尺余,成此观世音。 慈悲欢喜容,如出旃檀林。 莲花随步武,缨络缦衣襟。 手中杨柳枝,时布慈云阴。 誓度诸有情,能以音声寻。 由兹善幻力,使我生恭钦。 仰瞻大自在,本以一寸针。 众生与诸佛,其实同此心。 愿学闻思修,苦海脱浮沉。

译文:

蜀地的人向来富有精巧的心思,在刺绣方面下的功夫非常深厚。 他们用三尺多长的生丝薄绸,绣出了这尊观世音菩萨像。 观音展现出慈悲又欢喜的面容,就好像是从旃檀林里走出来的一样。 莲花仿佛随着她的脚步盛开,璎珞垂落在她的衣襟之上。 她手中拿着杨柳枝,时时播撒着慈悲的福泽,就像慈云笼罩大地。 她发誓要度化所有有情众生,还能根据众生的声音前来解救。 凭借这样神奇巧妙的绣技幻力,让我心中生出恭敬和钦佩之情。 抬头瞻仰这尊自在的观音像,想不到它竟是由小小的一寸绣花针绣成。 众生和诸佛,其实本心是相同的。 我愿学习听闻佛法、思考义理、修行实践,从苦海之中脱离出来,不再随波浮沉。
关于作者
宋代章甫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