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苍髯翁,阅世几千秋。 终以明自煎,晚为松滋侯。 孙枝后来秀,劲直余风流。 亦学管城子,来从毛颖游。 故人使江南,江北停归辀。 持赠比岁寒,厚意岂暗投。 形貌若黄槁,风度犹清修。 轻健殊可人,不作绕指柔。 我贫得长闲,造物因冥搜。 诗成呼使前,脱帽明窗幽。 旁无赏音人,頼尔能点头。 无论及钱神,政恐为尔羞。
与常不轻弈棋输松枝笔一篇
译文:
在南山有一位长着苍苍胡须的老者,它已历经了世间数千年的风雨。然而最终却因为自身的材质优良而招来灾祸,晚年的时候被制成了毛笔(松滋侯是毛笔的别称)。
它那新生的枝条后来长得十分秀丽,挺拔劲直,还留存着往日的风采神韵。这些枝条也学着毛笔(管城子、毛颖都是毛笔的代称)的样子,成为毛笔的一部分,和其他毛笔一起相伴。
我的老朋友出使江南,到了江北就停下了归程。他带着这支笔赠送给我,将其比作岁寒三友般珍贵,这份深厚的情谊可不会被辜负。
这支笔看上去颜色枯黄,好像很干枯的样子,但它的气质却依然显得清雅高洁。它轻便又刚健,十分讨人喜欢,不会像那些柔软无骨的东西一样。
我生活贫困,却有了很多闲暇的时光,上天似乎也在暗暗帮我找寻灵感。当我诗写成的时候,把这支笔拿到面前,在幽静的明窗之下摘下笔帽。
旁边没有能欣赏我诗作的人,还好有你能仿佛在点头赞同。可不要把它和那些追逐金钱的事物相提并论,不然只怕会让它感到羞耻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