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八咏 八咏掞英词

掞英词,英词有微意。 怀章恋双阙,吟情深六义。 秋月清可依,春风惠无私。 草桐感霜露,鸿鹤伤羽仪。 解玉佩,去朝会,驾朱旛,张皂盖。 张盖非不荣,解佩难为情。 青緺矫浊侈,锦帐怀休明。 邦衣未容褫,况值佳山水。 时来一登临,清旷豁千里。 既为兹土愁,复云兹土美。 揖林壑,俯清沦,摛锦绣,歌阳春。 天球鸣兮朱弦奏,朱弦奏兮玉律新。 灵均渊源,建安风度。 参众体于柏梁,接遗声于楚赋。 值重光,叹盈缺。 曳长裾,怀散聚。 想西园兮不复游,典南尉兮未能去。 薄淮阳之见疎,幸浮邱而来顾。 非流落以为患,谅热中而怨慕。 景入咏以增辉,诗因楼而得趣。 嗟暗投于拙目,指微瑕于宝璐。 高文一何寥,绝境亦难遇。 子期久云亡,蚍蜉祇撼树。

译文:

抒发着美妙的言辞,这英美的词句里蕴含着幽微的深意。 心中眷恋着朝廷,怀揣着官印,吟咏诗篇的情感深合《诗经》的六义。 秋月清朗,令人可依偎亲近;春风和惠,对万物毫无偏私。 草和桐木会因霜露而感伤,鸿鹄会为自己的羽毛仪态受损而哀伤。 解下玉佩,不再参加朝会,驾着饰有朱旛的车,张起黑色的车盖。 张起车盖为官并非不荣耀,但解下玉佩辞去官职却让人心中难舍。 那青色的绶带与浑浊奢侈的风气格格不入,锦帐里也怀念着美好清明的时光。 地方官的服饰还不能脱下,何况又正值面对这美好的山水。 时机到来时,登上高处眺望,清旷的景象豁然展现在千里之外。 既为这片土地的忧愁而忧心,又说这片土地风景绝美。 向山林沟壑拱手行礼,俯身看清澈的流水,铺陈辞藻如铺展锦绣,高唱着阳春之曲。 如美玉般的乐器鸣响,朱弦弹奏,朱弦奏响时,音律焕然一新。 有着屈原那样的诗歌渊源,有着建安时期文人的风度。 在柏梁体的基础上融合多种诗体风格,承接楚赋的遗韵余声。 正值日月重光的好时光,却感叹着月圆月缺的无常。 拖着长长的衣襟,心中想着聚散离合。 想念西园却再也无法游览,做着南尉的官职却又不能离去。 像汲黯那样被淮阳疏远而感到失落,幸好有浮邱公这样的仙人来眷顾。 并不以流落他乡为忧患,实在是内心炽热而满怀怨慕之情。 景色融入吟咏之中增添了光辉,诗歌因为这座楼而更有情趣。 可叹自己的文章如明珠暗投,被目光短浅的人看待,被人指出美玉上微小的瑕疵。 优秀的文章是多么稀少,绝妙的境界也难以遇到。 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早已不在人世,那些诋毁的人不过是蚍蜉撼树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唐仲友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秘书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