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季行肯堂

天地有常运,成功须四时。 敛藏苟不至,生养犹浪施。 而况结夏屋,岂伊一人为。 向非来者贤,俯仰成弃基。 余氏本望族,旧业祖所贻。 流光被累叶,衍也复嗣之。 华堂小荒茀,新筑俄翚飞。 老木傲风烟,修篁拂云霓。 连峰累奇石,一镜开清池。 窗闲编简横,门外尘鞅希。 封胡几男子,晨夕相追随。 步趋朱与张,谈笑书与诗。 宁复绮纨习,所期君子归。 青桐韩家树,丹桂窦氏枝。 它年定俪美,吾言岂君欺。

译文:

天地有着恒定的运行规律,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历经四季。如果收敛收藏的阶段不能达到应有的状态,那么生发养育的过程就如同白白地施为。 更何况建造高大的房屋,哪里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呢?如果不是后来有贤能之人,这房屋可能很快就会荒废成为被遗弃的地基。 余氏本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家族的旧有产业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家族的荣耀光辉延续了好几代,到了余衍这一代又继承了这份家业。曾经华丽的堂屋有些荒芜杂乱了,如今新修的屋子就像鸟儿展翅般华丽壮观。 堂屋旁古老的树木傲立在风烟之中,修长的竹子仿佛能拂到云端的云霞。连绵的山峰上堆砌着奇形怪状的石头,一方清澈的池塘像镜子一样展开。 窗下闲适地摆放着书籍,门外为功名利禄奔波的车马很少出现。余家有好几个优秀的子弟,从早到晚相互陪伴。 他们追随朱熹和张栻的学问与品德,在谈笑之间交流诗书之道。他们不再沾染富家子弟的纨绔习气,只期望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 他们就如同韩家那象征荣耀的青桐树,窦氏家象征科举功名的丹桂枝。将来必定能和前人一样美好出众,我这话可不会欺骗你们啊。
关于作者
宋代程洵

程洵(一一三五~一一九六),字钦国,后更字允夫,号克庵,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内弟,从熹学,家有道问学斋,熹为之易名为尊德性斋。累举进士不第,后以特恩授信州文学,历衡阳主簿、吉州录事参军。宁宗庆元二年卒于官,年六十二。著作不见著录,明嘉靖九年(一五三○)裔从孙程资得敝稿于其伯父孟河家,并由其友梅鹗补脱订譌,刊为《尊德性斋小集》三卷。事见本集卷首程资序及补遗程瞳《程克庵传》。 程洵诗,以清鲍氏《知不足斋丛书·尊德性斋小集》为底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